Summary: As an air hub, Changi Airport is going to have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ts Terminal 5 and three-runway system. Therefore, it will be able to handle 50 million passenger and 100 flight movements per annum by mid-2020s. 本月,樟宜机场集团(CAG)公布了樟宜机场第五航站楼的设计和咨询团队,由科恩·佩德森·福克斯、赫斯维克建筑事务所以及Architects61建筑事务所负责建筑设计;由奥雅纳、茂特以及盛裕咨询负责工程服务;由缔博建筑师事务所负责楼内的商业空间设计。这三个团队共同为航站楼空侧和路侧的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樟宜机场“东地段发展项目”--T5和第3跑道的扩建 樟宜机场“东地段发展项目”包括第五航站楼、第三跑道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预计2020年,将机场的第三条跑道扩建为长4km的军民合用跑道,同时配有辅助导航设施、空侧灯光系统以及消防设备。建成后机场每年旅客运输量可达8500万人次。T5计划在2030年建成,通过地下隧道以及地铁和巴士与其他航站楼相连接,拥有完善的自动行李处理系统和交通系统。 随着航站楼及跑道的扩建,樟宜机场每年可增加5千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100架次的航班量,年旅客吞吐量可提升至1.35亿人次。“东地段发展项目”保障了新加坡地区持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使得其亚洲枢纽的地位更具竞争优势。 樟宜机场容量大于需求的超前规划理念 一直以来,新加坡凭借其地理位置、国际贸易、商务旅游的优势,使得樟宜机场扮演着航空枢纽的角色。而樟宜机场也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地根据新的旅客及机场容量需求对航站楼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始终确保机场的容量大于运输需求。当现有航站楼容量使用80%时,樟宜机场开始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长期的规划,保证了充足的航班运力,同时使得其航空枢纽的地位得以巩固。 2017年樟宜机场旅客吞吐量高达到6220万人次,全球排名第18;每周运行7200个定期航班,平均80秒就有一架飞机在樟宜机场起降。得益于亚太地区持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未来旅客吞吐量有望以3%-4%的增速继续保持。2018年樟宜机场在Skytrax机场排名中位列第一,连续第六年获得全球最优机场称号。截止2018年3月初,樟宜机场有100家航空公司在此运营,连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个城市。 樟宜机场近一半的旅客需求来自东南亚,其次是亚洲东部以及西南太平洋。目前中短程航线是其主要市场。随着机场主要客源市场中国、印度及印度尼西亚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对飞行的需求日益增加,亚洲市场仍是樟宜机场航线网络发展的重点。 2017年樟宜机场旅客运输中30%是中转旅客,其中,“袋鼠航线”是在樟宜机场中转经停主要的国际远程航线。但由于新型远程客机以及新兴枢纽机场的出现,虽然航空公司在西南太平洋与西欧之间的运力投放没有减少,2010至2016年期间经由新加坡中转的旅客人数减少近5%。 中东枢纽的竞争 2018年3月,为支持“东地段发展项目”,樟宜机场宣布提高旅客和航空公司的收费标准用以航站楼的升级改造。2018年7月起至东地段发展项目结束之际,始发旅客的服务与保安费将在27.9新元的基础上以每年2.5新元的标准递增,转机或过境旅客维持6新元收费标准不变;航空公司的降落、停靠和登机桥费用将以每年1%的幅度递增。 提费政策使得机票价格普遍提高,而价格又是影响旅客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此举可能会导致部分旅客甚至是航空公司选择其他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国际枢纽机场的地位因此受到威胁。 作为连接东南亚、澳洲和欧洲地区的中转枢纽,除亚太主要枢纽机场外,樟宜机场也面临来自中东枢纽机场的竞争压力。近几年中东地区的航空运输发展迅猛,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其中,迪拜国际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三,呈现出强劲的航空运输需求。为缓解迪拜国际机场的容量压力,第二机场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也在建设中,预计可满足2.4亿人次的旅客需求。利用欧亚非大陆交接地带的区位优势以及全球最大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的基地优势,迪拜拥有覆盖全球的航线网络。 除东南亚市场外,迪拜机场在其他地区的座位投放都不同程度地超过樟宜机场。未来迪拜机场将充分利用其在亚洲不断增长的航空需求,亚洲至欧洲、美洲的航线有选择中东作为中转经停点的发展趋势。 一直以来,樟宜机场坚持建设枢纽机场的发展战略。2019年即将建成的星耀樟宜项目更进一步提升了其作为航空枢纽的服务水平,为旅客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但随着可以提供远程直飞服务大型飞机的不断引进,中转经停的旅客需求有所减少。同时,迪拜机场等枢纽机场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不断完善服务水平。若失去远程航线中转经停点的优势,樟宜机场未来发展将面临考验。机场收费政策的制定影响着部分航空公司的去留,如何发展航线网络成为其发展的关键。 更多航空业分析合作请联系:CADAS@CARNOC.com。 CADAS(www.CADAS.com.cn)只关注真相。 CADAS分析师团队是民航资源网专注于行业趋势研究、市场观察的研究团队。团队依托民航资源网第一时间掌握全球航空业资讯,借助飞常准(VariFlight)大数据挖掘航空数据背后的秘密。汇聚各方力量为行业上下游企业、个人客户提供服务。 引用观点请注明CADAS。 CADAS办公地点:上海、北京